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LASS CLASS
Making Sense of Grammar
2 like 0 dislike
1,976 views
名詞前面加定冠詞/不定冠詞?
asked Nov 27, 2017 in Questions about English Grammar by admin (25,520 points)
edited Dec 4, 2017 by admin | 1,976 views

1 Answer

0 like 0 dislike

語言中出現名詞時,是要用來指涉(refer)周遭的人事物。前面加上不定冠詞 a 或定冠詞 the,則是用來提示「對方是否知道指涉的對象」這件事。

簡單來說,a 跟 the 的功能在於傳達說話者每次使用名詞時所指的對象,究竟只是某類的東西(a kind),還是一個明確的個體(a token)?若是明確的個體,究竟是對方知道的那一個(known to the hearer),還是對方沒見過也不熟悉的(unknown to the hearer)?英文要求名詞前面要加上冠詞的標記,目的在於提示指涉的對象,因為使用名詞時有四種可能的指涉類型:

(1) 某類東西,我不知你也不知是哪一個

→ I want to buy a car. 

→想買一輛車,你我都不知道是哪一輛

(2) 某個東西,我之但你不知是哪一個

→ I bought a car.

→ 我買了一輛車,但你不知道是哪一輛

(3)明確的那個東西,我知你也知的那一輛

→ I bought the car.

→ 我買了那輛你知道的車 

(4) 明確的一個東西,藉由我的限定說明,你好像也知道是哪一輛

→ I want to buy the car I saw yesterday.

由此可見,名詞前標記 a 或 the,最關鍵的考量應是:名詞所指涉的物件對聽者來說是否可以辨識(identifiable),是否可以明確認定是哪一個(definite)。如果是「我知你也知」(identifiable to the hearer),就用 the 來標記,如果是「我知你不知」(non-identifiable to the hearer),就用 a。

在三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認定對方會知道指涉對象:

(1) 同處的時空環境(Shared situation)

處在同一個情境當中的人,因為有一個共同的參照,因此恨容易明白彼此所指稱的人、事、時、地、物。假設你和朋友在同一間教室裡,你跟他說 Look at the desk,對方應該能立即明白你指的是哪一張椅子。

(2)共享的言談對話(Shared discourse)

當我們闡述一件事情的時候,剛開始聽者對內容一無所知,必須先把指涉對象建立起來,所以第一次介紹人物都使用 a,之後才用 the 或代名詞指稱。

(3)共同的背景知識(Shared background Knowledge)

「背景知識」可大可小。可能是處於相同社會文化中的人,擁有對「環境」的共同認識,例如我們都知道 the sun 指的是太陽系的這顆太陽;當你說 the movie ,昨天跟你一起看電影的人,也會知道你在講哪一部電影。

answered Nov 29, 2017 by admin (25,520 points)
edited Nov 30, 2017 by admin

1,613 questions

1,882 answers

207 comments

15,645 users

1,613 questions
1,882 answers
207 comments
15,645 users